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攻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7/11 18:05:2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580个字。

  初中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攻略(一)
  一、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思想感情:通过描绘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现了他对美满婚姻的期盼。
  感情基调:健康明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思考训练】
  1.《诗经》是总集,共收入自至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篇,故又称。整部诗集共分(160篇)(105篇)(40篇)三部分,并多采用、、、的艺术手法。
  2.请写出《关雎》一诗的故事梗概。

  3.《关雎》中耳熟能详、统摄全篇的句子是“”。诗中最能体现主人公夜不成眠、相思之痛的句子是“”
  4.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漂亮姑娘的思恋,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幻想境界的描述,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句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梦想成真、化苦为乐的真实情景。
  C.《蒹葭》共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D.两首诗相比,《关雎》着重于叙事,诗中有一条较为明晰的叙事线索;《蒹葭》重在抒情,景物与情感完美结合。
  5.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即景抒情生动的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
  B.诗中善用双声叠韵的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C.诗歌末章抒写了主人公梦想成真的欢乐情景。
  D.诗中由“雎鸠和鸣”引出“君子好逑”是比兴手法。
  6.请查有关本诗资料,看看孔子说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什么意思?

  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思想感情:通过写一痴情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的怅惘忧伤之情和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和执着、敬慕。(这些从每章的后四句可看出)
  艺术特色:兴的手法借景抒情重章叠句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用芦苇,霜露,秋水的景物渲染出一种凄清迷离的气氛,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惆怅之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主人公已在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
  【思考训练】
  1.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纯洁和执着。
  2.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美、美、
  美、美。
  3.从文中找出几组近义词写在下面。

  4.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思想感情。
  5.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6.诗歌运用了重章叠句表达方式,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7.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8.举例说明本诗的感情基调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