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卷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5440字。
2013年四川卷高考作文
四川省华蓥中学 杨小毅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书书写。”
【点评】: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但就材料的内容看,学生既熟悉,又会不好下手。这个题目命得很好。一是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平衡和不平衡是相对的,学生身边就有许多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材料本身“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与“打打球”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打打球”看似一种活动,实际是前边“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等活动的放松,是一种平衡。三是该题目暗扣了社会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后,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中的不平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仇富仇官等不平衡心理普遍存在。
那么这个作文怎样立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正面立意。即直接以“过一种平衡生活”为论题,阐述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和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二是对比立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平衡与不平衡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要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求相对的再平衡;三是反面立意,即从不平衡的现象及危害,怎样解决不平衡的现象,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入手展开论述。三种立意,前两种好写些,对比立意容易出彩,而第三种反面立意难度大,写得不好容易只揭露社会阴暗面,愤世嫉俗,发牢骚,导致立意不高。
【学情分析】
高考考生大多是成年学生,他们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处在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社会过渡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性中美好的方面,关注人生价值,对社会现象有所思辨分析,正是命题人的立意所在。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又不易出彩,是作文命题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今年四川高考的作文命题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今年的作文主题是“过一种平衡的生活”,重点是“平衡”,“就需要有两个要素,行文要蕴含一种辩证思维”。大多数考生提到的“平衡”有:劳逸结合、利益与道义、物质与精神、现实与梦想、付出与收获等。一篇高分作文论述的就是“物质与精神”,非常打动阅卷老师。而大多数考生写的则是“劳逸结合”,也就是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平衡。阅卷老师评价说,这个立意跟试卷上给出的材料很相近,但不够深刻,如果文通句顺,一般能得44~45分。
[优秀范文]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
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