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情“惠顾”语文课堂——浅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作品的解读
- 资源简介:
约2960字。
让爱情“惠顾”语文课堂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作品的解读
兰州市榆中县第五中学 金祥珺
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也是爱情的朦胧期。对“爱情”这样的话题特别敏感,但他们不敢公开说,更不敢公开去谈论,而内心却对异性或爱情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这种求知欲望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去获知时,街头淫秽的书刊杂志、影视节目的镜头及网络中的美眉便乘虚而入,成为学生心中“挡不住的诱惑”,欲望中的“食粮”。这个时期的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对性知识缺乏科学理智的认识,性道德观念尚未形成,所以,那些病态的东西很容易侵蚀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身心造成伤害,早恋现象的频繁出现就是一个证明。如果对中学生实行“禁欲主义”的封闭式教学,只会把学生推到极端。要知道,越神秘越好奇,越禁止越想探求。与其让那些不良的淫秽的垃圾乘虚而入,倒不如大胆公开的利用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来熏陶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因此,只要我们老师更新观念,带着一颗平常的心态,正确看待婚恋作品,引导学生在爱情作品中感受美、感受善,教材中的婚恋作品才能真正发挥美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感受爱情美。
对于教材中的爱情作品,课堂上可以抛弃讲经布道的分析,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让情感的气氛涵盖课堂,使审美喜悦闪耀眉间。讲授秦观《鹊桥仙》一课时,可以先引用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入,再播放《天仙配》中的选段,创设与诗歌情调相吻合的氛围,感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揭示的爱情真谛;教学《雨霖鈴》一课时,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领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婉恻动人的离情美;《一剪梅》教学,可播放根据由《一剪梅》一词改写的流行歌曲《月满西楼》,以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叩击学生的心扉,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一种闲愁,两处相思”的离情苦,探究女词人李清照对丈夫深沉的思念与爱;同样,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可以播放《我心永恒》(《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孔雀东南飞》也可以选用《梁祝》小提琴曲……总之,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创设浓郁情境,使学生进入纯美的氛围,感受爱情的美好,这对师生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二、立足文本,让学生咀嚼爱情味。
我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