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ppt99
- 资源简介:
《山居秋暝》导学案
科目:高二语文 主备人:葛晓娟 个体初备时间:2012-03-12
集体完成时间:2012-03-15 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理解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意境
德育目标:
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学习重点:
1.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3.背诵、默写本诗
学习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2对比阅读法。把不同时代的诗人所创作的诗进行对比阅读,欣赏。如将本诗可以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欣赏
3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自己动手,收集整理:介绍作者王维
二、诵读指导
(1)读准字音
山居秋暝(míng) 竹喧(xuān) 归浣(huàn)女
(2)读准节奏。
提示: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本诗节奏可示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学生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后再次朗诵
三、感悟意境(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关键是抓住意境。感悟意境我们一般有以下思路:①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景)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境)③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情))
第一步:景 1、诗人写了哪些山居之景、山居之人?
第二步:境 2. 分析画中景、画中人。本诗通过前三联的描绘给我们勾勒出什么样的山中景色和山民生活?
第三步:情 3.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内容相配的画面,感悟诗歌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沙归来的女子们在竹林里开怀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婀娜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里有动景,有静景,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既写出了山野的清逸和幽深,又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适。整首诗像一首诗恬静优美的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惹人心驰神往。
五、学习小结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本诗
2、将本诗所渲染的意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写成一篇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