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逛诗苑——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备战方略
- 资源简介:
约5640个字。
字斟句酌逛诗苑
——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备战方略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王礼平
邮政编码:4 2 3 3 0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7—9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的创造性活动,它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古诗词的考查逐步与“新课标”对接,其试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上频频亮相,不断地得到重视和强化,成为了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命题角度也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下面以2012年中考试题为例,围绕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设命题角度,谈谈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备战应注意的八个方面。
一、品析字词
古人写诗作词,非常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即诗人经过反复推敲,挑选出最贴切、最传神、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因此,诗词中那些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自然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品析字词,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分析其作用或表达效果。常见的命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等。品析字词,应从古诗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三个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感受诗词在写人绘景中营造出来的情态美、画面美、色彩美和动态美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品析时不能就字论字,架空分析,而应坚持字(词)不离句的原则,将该字词还原到作品之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其妙处或表达的效果。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012年陕西中考卷)。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答:。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屋子里因为焙茶烧菜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山农的繁忙与喜悦。答案示例:“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