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
- 资源简介:
约3340字。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
完成时间 2014年9月
课程名称 教育科研方法
专 业 在职教硕(语文学科)
年 级 2012级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
2012121138 胡荃君
提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必须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力求构建“有效”的写作教学新模式,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具体、明确上,整体规划单元作文教学,将周记和大作文有序安排;写作方法要全程关注、分解步骤、逐层深入,将设立模板与变式练习相结合,创设有效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 作文教学 有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写作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在于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而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对作文教学均有明确阐释,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有意识地考察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等等。
由此看出,新课程对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突破封闭、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写作教学新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因此,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有效教学”这一课题,展开了自己的研究,希望探寻出一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具体、明确上
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都认同的难点、盲点,大家始终感觉没有一套系统、有效的操作方案,导致作文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训练起来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奥苏伯尔认为,“动机与学习之间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是相互关系,要依靠由良好的教育成绩引起的动机来加强进一步的学习。”当一个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时,学习动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当我们在教学中把学习目标明确的提示给学生后,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对目标进行分解,了解实现目标的困难障碍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