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终身学习研究
- 资源简介:
约2730字。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终身学习研究
福州市屏东中学 汪玉萍
内容摘要: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教师如何进行学与教,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终身学习,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和资源的最优化等方面的尝试和研究,强调教师的主动适应和终身学习,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在这里指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应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介入学科课程,一是指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二是指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工,呈现出信息教育的样态,成为具备信息教育特征的现代学科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手段与信息教育理念的制约、统领下发生革命性变化,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为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实现教师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对教师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
一、运用信息技术,积累专业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的认知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只有通过连贯的、持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足够的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信息技术就能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素养。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理论成果。网上有丰富的备课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全面解读教材。名师课堂直播,更是可以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教师只满足现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围炉夜话》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篇文章。面对新教材,教师解读起来不是很自信。几次试讲下来,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这时集备组成员一起在网上搜集了多篇对王安忆《长恨歌》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