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病句修改
- 资源简介:
约30870个字。
中考专题训练:病句修改(教师版)
happyjgl
【辨析病因】
(一)用词不当。
如:1、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2、这次实验能否成功,我心里还是一个怀疑。(“怀疑”是动词,不能用在这里,应把“怀疑”改为“疑问”。)
3、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乞求”有贬义,应把“乞求”改为“请求”。)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如: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将“眼睛”改为“目光”。)
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如:1、我们在学习上要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将“树立”改为“拥有”。或将“勇气”改为“信心”)
2、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1、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将“强壮”改为“强健”。)
2、街头上许多清仓货物,成倍地降价出售。(“成倍地”改为“大幅度地”。)
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如: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2、他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家乡”是“人”,主宾不搭配。)
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如:1、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2、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而且取决于质量。
分析:例1第一分句用了“如果”,第二分句缺少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应改为“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那么)就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例2第一分句用了“只有”,第二分句用“就”,不能配搭。可改为“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或改为“只要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例3第一分句用了“既”,第二分句用“而且”,不能配搭。可改为应改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又取决于质量。”或改为“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不仅取决于产量,而且取决于质量。”
【强化训练】
一、下列句子都存在用词不当的毛病,请加以改正。
1、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2、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3、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虽然有的同学瞧不起我,但是,我的班主任却一直袒护我,帮助我,鼓励我,催我奋进。
6、我要求他无论如何也要借给我一笔钱,不然,今年我的学费就交不上了。
7、他非常虚心,经常请教老师,有时为一个问题甚至要跑十几里路,他这种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9、亚运会于金秋十月在我国的广州召开。
★10、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1、“宽广”用得不恰当。“宽广”和“宽敞”都有面积大范围广的意思,但“宽广”比“宽敞”形容的范围更大,一般与“原野”、“土地”等词语搭配,而“宽敞”一般与“房间”、“礼堂”、“庭院”等词语搭配。这句话是说教室比较大,应用“宽敞”来形容,原句没有分清近义词的大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