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让宽恕为人性摆渡”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3840字。
"让宽恕为人性摆渡"写作指导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之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题意简析
材料摘编自海明威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题意非常醒豁,简括起来,核心词就是宽容或宽恕。宽容(宽恕)无疑是和解的重要途径,是远离痛苦、绝望、伤害和愤怒的桥梁。现代社会,处理人际纷争、族群矛盾、文化冲突,化解仇恨、怨念、隔阂和嫌隙,更应提倡宽容(宽恕)精神,宽容(宽恕)与爱相融,既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无论是宽容者(宽恕者)还是被宽容者(被宽恕者),得到的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从材料的故事层面来看,写的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显然具有普适性,因为有很多人都等待着被宽恕。也就是说写作的视野应该有所拓展,从父子亲情的层面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之后如何解决,宽容(宽恕)是不是对待罪错的唯一可行之径……
写作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加以辨析,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关于“宽容(宽恕)”概念的界定,要跟与之相邻的概念“包容”加以区别,包容是讲包含、容纳,是对社会生活中差异多样的事物同等对待,尊重欣赏,求同存异,不取苟同;而“宽容(宽恕)”强调的是容忍、是谅解,是对有错的一方的体谅,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是基于人性局限的深刻体认。宽容(宽恕)精神一定基于博大的悲悯与爱,基于对文明、理性与良知的坚守,但宽容(宽恕)并不等于对罪错的无原则的迁就和纵容,它最终应该指向罪错的消弭,人性的复苏,心灵的平静……
第二,宽容(宽恕)并非解决纷争、化解怨仇的唯一可行途径,也就是说,对什么宽容(宽恕),为什么要宽容(宽恕)应该要具体对待,深入辨析。父子之间“因为一些事情而关系变得紧张”,这“一些事情”把它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究竟是什么呢?鲁迅终其一生以其硬骨头的韧战精神而著称,临终还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还专门写文章《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张痛打落水狗,这是一种偏执和变态吗?如果说没有对罪错的忏悔,沦陷于人性的阴暗狭隘之中没有觉悟,整个时代的氛围是专制、禁锢而是非不分的,对此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