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字。
浅谈有效的合作学习
内蒙古 巴林左旗教研室 丁学东
新颁布的课标几乎无处不提到合作学习。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部分,大量写有“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生生互动”等字样,看来合作学习研究是课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它的作用也确实不小,成功的合作学习,必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方的动一定要带动另一方的动。在互动中互动双方将进行知识、思想、情感上的交流。有资料表明,目前合作学习已成为国际化的趋势。
但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来,我们也感觉到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行起来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处理不当的合作的学习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只注意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和花样,似乎是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就看有没有合作学习,太流于形式了,忽略了教学内容和主题设计。有时没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合作学习,过多过乱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
还有合作学习不好控制,缺少分工,没有负责,没有纪律保证,合而不作,教师由主宰者变成了旁观者,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到位,形成“放羊式”课堂。如此等等许多问题都时时困扰着我们。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套路,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它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程序。在一年来的语文课改实践中,我也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尝试着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度,即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总结等。
一、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学习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简言之,在合作学习,每个学生连起码的学习目标重点尚不明确,处在盲目状态下,又怎能谈得上学习是有效呢?二是一般合作学习大都耗时费力较多,因此学习内容和选择应该设在“重点”处,设在“疑点”处,设在“难点”处,设在“争论”处。一般而言,过易、过难的或者难以合作,难以交流的内容,不宜让学生合作交流。
确定学习目标也是让学生产生合作学习需要的过程。即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入苦求不得之际,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等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
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没有个体自主自学和独立思考,也不会有良好的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所以合作学习必须要抓好自主学习这一环节。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自学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去谈谈,想想、说说、圈圈点点,画画写写,对自己认为学懂的内容进行整理 、归纳,同时将不太理解的内容画出来,以求解答。
语文的课前预习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可以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不同的课,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如“三遍读文预习法”等。
三、小组讨论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成效,所以应特别组织好。通常小组学习的组织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