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稳派教育2016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31 14:27: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4290字。

  稳派教育2 0 1 6届高三年级十月联考
  语文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大致说来,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一是依赖城内排水沟渠,二是依靠城中河道,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我国历朝都很重视排水沟渠的疏浚和整修。例如,唐玄宗曾下诏修理两都街市、沟
  渠、道桥,而其旧沟渠,令当界乘闲整顿疏决。德宗时修石炭、贺兰两堰,并造土堰,开淘渠。民
  间也非常重视城中河道的日常疏通和维护。如唐懿宗成通年间,“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掉扁舟
  业以淘河者”。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专门以养护河道为业的人,他们负责在河道上挖掘污泥、清
  除残秽,向管理部门领取报酬。
  相对而言,宋代在城市排洪防灾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多一些,当时人们对于城市水系的排洪
  防灾作用已有深刻认识。成书于北宋元丰七年的《吴郡图经续记》就已明确指出,苏州城发达的
  河渠水系具有重要的排洪作用,能够“泄积潦,安居民”,“故虽名泽国,而城中未尝有垫溺荡析之
  患”。宋朝对河渠的管理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每年定期疏浚河渠,颇见成效。有些制度则
  以皇帝诏书的形式加以确定。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六月诏:自令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
  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哲宗元祜四年十二月诏:京城内汴河两岸,各留堤面丈有五尺,禁公私
  侵牟。
  北宋都城汴京,在城市排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汴京城水系十分发达。英国加迪夫大
  学建筑系访问学者刘橄介绍说,当时的北宋汴京城包括3重城壕、4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
  以及城内外湖池。3重城壕总蓄水容量达1 765.6万立方米。4条穿城河道为汴、蔡、五丈和金
  水4河。根据文献记载估算,4条河道蓄水总容量约为86. 63万立方米。此外,城市大街小巷
  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琼林、玉津4个池沼。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
  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城市排水设施
  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典范。
  当然,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宋代官员的积极努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苏轼。苏轼曾亲自指导
  疏浚运河,开浚西湖。茅山河、盐桥河是杭州城内的两条大河,北连大运河而入钱塘江。由于江
  水与河水相混,江潮带的泥沙常常倒灌淤积到河内,殃及市内稠密的居民区,每隔三五年就需要
  开浚一次,既妨碍航运又费人力物力,居民患厌已久。苏轼“率僚吏亲验视”,组织人员花半年时
  间整治二河,使“江潮不复入市”。苏轼还大力疏浚西湖,采用一举两得的办法:取淤泥、葑草直
  线堆于湖中,筑起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堤上筑六桥,堤上两旁种植杨柳。当地人民为了纪念
  他,就把这一长堤称作“苏公堤”。
  明清时期,人们对城市排洪防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清代对于城市排水系统
  的管护也十分重视,京城内外排水沟渠有专人分段进行管理。顺治元年,定令街道厅管理京城
  内外沟渠,以时疏浚。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康熙五年,定修筑城壕例:护城河遇水冲
  坏处,内城由工部委官修筑;外城由顺天府及五城官修筑;城上挂漏处,由步军统领衙门会同工
  部委官修补。
  (摘编自关照《海内沟河尽晏清——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主要依赖城内排水沟渠和城中河道,这一点贯穿历史始终,是城市排水
  管理的出发点。
  B.唐代,朝廷重视城内排水沟渠的疏理、维护和开掘,民间特别重视城中河道的日常清淤、养
  护,已出现职业化的清淤T。
  C.宋代对城市水系的排洪防灾作用有深刻认识,认为苏州虽然名为水城,但没有大的水灾发
  生,是因为城内水系发达能排涝。
  D.宋代河渠管理更科学,除了定期疏通河道,当洪水到达一定高度,就要派士兵沿河防护,并
  不准官府和私人侵占大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汴京因为水系发达,调蓄容量大,成为古代城市排水的典范。它有3重城壕、4条穿城河
  道、各街巷的沟渠以及城内外湖池。
  B.汴京3重城壕的蓄水量比4条穿城河大很多,表明人T开挖的蓄水T程比自然水道在排水
  系统中占有更多的分量。
  C.汴京大街小巷的明渠暗沟是城市水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T程逐步将小的水流导引向
  大的河渠,形成科。
  D.汴京的凝祥等4个池沼起到重要的蓄水功能,和水网相连则具有排涝的功能,单独则可用
  于蓄洪储涝.减少水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官员对水利工程也非常重视。苏轼疏浚运河、开浚西湖,着眼于彻底治理,不让外河、
  内湖危害市民。
  B.明清时期对排水沟渠除了定期疏理之外,进一步明确责任,专人分段负责,街道厅、T部
  委、顺天府等各有其责。
  C.古代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造、维护和管理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建设起一个功能完备的
  水网,就不会出现城市内涝。
  D.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定时、定责,政府、官员和民众都很重
  视,这些是我们可以继承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阴人也。祖汪,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父宁,豫章太守。泰初为
  太学博士。荆州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请为天门太守。忱嗜酒,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泰
  谓忱日:“酒虽会性,亦所以伤生。游处以来,常欲有以相戒。当卿沈湎,措言莫由;及今之遇,又
  无假陈说。”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众矣,未有若此者也。”或问忱日:“范泰何如谢邈?”忱日:
  “茂度慢。”又问:“何如殷觊?”忱日:“伯通易。”忱常有意立功,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