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字。
语文新课程教学应注重
目标显性化、能力培养具体化
——《我有一个梦想》的一点教学体会
宜丰中学 刘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一个崭新的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以为语文课堂教学应看眼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我们也可以得知:任何一个人在主观上都有自己的目标,并都希望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去体验和享受目标实现的欢愉,甚至在未明确真正的目标时,已萌发了目标实现的意识。就目前的现状,广大中学生在“升学”目标的驱使下,他们要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鉴于这些,我们在具体的一堂课内,只有强化目标意识,只有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堂扩展,始终注重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实现语文课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感传统教学方法受到极大的冲击,早已不能适于当今的需要了,因此在力求改变传统教法上做了些尝试,现就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初次选入高中课本的一篇演讲词,诵读性很强,课文内容也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这样的一篇课文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一定会提不起兴趣。我在上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两课时,一个半课时侧重练,半个课时侧重读。第一课时首先播放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原声英文录音带,让学生感知当时现场的那种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的磅礴气势,再由老师范读了全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言的轻重。两遍听完后,同学们情绪非常激动,跃跃欲试,这时趁势给同学们一个题目: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写一组排比句,突出一个中心。要求同学即刻动手写出来并在班上宣读,很快就有同学要来展示他的习作了,让三五个同学展示他们的习作,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接下来就是引导同学们来看课文,解决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文章用什么方法表达这个梦想这两个问题。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阅读《读本》上的《假如我是“黑人”》、《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和《诺贝尔和平奖授奖辞》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