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字)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王东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邮编:161000
摘要: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保证。多媒体
资源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明确了知识结构和重点,丰富了教学手段的
多样性以及内容的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但也
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影响或冲击了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课堂效果 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始广泛的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介入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趋势,成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进行创新改革。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率先引进了直接配备到教学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也加深了理解,进行了思考。
一、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保证。因此,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就恰当的反映出了人文主义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摆脱了以前班级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松散性、不确定性等,是对以前教学方式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尝试。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讲究情境的创造,尤其是文艺类的作品,一些语文综合研究性活动课程,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用武之地提供了绝佳场所。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桃花源美丽的图景,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有利于对课文相关语段的理解和背诵,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则注重材料与各种知识的整合。例如《道士塔》研究性学习,教师可突破知识跨越时空的限制,把历史与名言、历史的故事、有关历史的成语诗文等内容,多角度的展示材料,突破原有的单块的知识体系,使条、线能有机的融合,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把握观点,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理解整合更加有序,合理。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为更多掌握丰富的知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语文教师在广泛获取网络资料的基础上,在幻灯片制作上下苦功夫,背景材料、相关内容、知识体系、教学重点知识、课堂练习、相关的影音资料等等都在课前做到课件上,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明确了知识结构和重点,丰富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内容的生动性。比如,对于徐志摩的了解不再仅仅限于教师的简单介绍,大量的背景和生平作品都可以在课堂展示给大家,从而增强了对作家及作品风格的了解,要比单纯的口述更多了直观性,效果自然要好得多。讲《祝福》《红楼梦》《雷雨》《阿Q正传》等作品时,在分析课文之后,放段影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