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50字。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主备人 教学时间 月日 累计课时 第节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②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孙中山革命历程的学习认识到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②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它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作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
教学重点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教学难点 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老师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师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导入:整体感知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中国20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的重大人物及他们创立的理论成果(点名回答),然后结合教材的孙中山的图片和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创立三民主义理论?直接切入本课学习内容。
新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