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490字。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考纲课标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示例】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 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
(2014新课标II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考查知识点:
难点:
关键信息:
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
【自主预习】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凯恩斯主义的含义。
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整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