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90字。
变单向为多向,变静态为动态
——作文评改课的思索
温岭市温西中学 孙希凤
在整个语文学科中,作文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在整个作文教学体系中,评改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我们让这一环落空,那么作文训练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所以更新作文评改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评改遭冷落
星期四下午,照例是作文评改课,我将批改好的作文本发给学生,指出作文中普遍性的问题并让学生修改,却发现一些学生扫了一眼分数和评语,就皱紧眉头,随即将作文本仍在一边,与邻座寂寂私语,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改好的作文本竟被学生随手仍在一边,遭到此等冷落,心中真不是滋味。为什么学生没兴趣呢?为什么作文评改竟遭此冷落呢?
“罪魁祸首”被查清
课后,我找到那几位同学询问,又与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交流,并通过随笔了解到学生对作文评改课的看法,终于查到造成此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作文评改方式的单一性,分数和评语的惟一性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原因分析
作文评改,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怎样通过评改更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想法、思路、情感倾向去进行。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谁优谁劣,全在教师笔下。其次,由于是教师一人批改,学生往往只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一篇作文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性或警示作用,也就意味着一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难以达到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举一反三,一次训练达到学生自己在无序状态下多次训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从而真正地大面积增强学生创造力,使他们越写越想写,越写感觉越好。)长此以往导致了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接受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必然导致学生无兴趣也无信心评改作文。
对策与方案
经过思考和探索,我充分认识到要使学生对作文评改产生兴趣,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理念:评改方式不应是单向而应是多向,分数和评语不应是静态,而应是动态。因此,我采用多种评改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能更好的“自我发展”,并将评改作文看成欣赏、合作、交流情感的一中需要,从而达到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目的。
“双向”“动态”受欢迎
“互联网式”
以前作文评改,我全力承包,结果苦不堪言,而收效甚微。于是我用一节课动员并讲解评改作文的要领与方法,再用一节课进行评改训练,解答评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全员参与评改。
a自评:
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我都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后面写上自评,促使学生再度审视文章,更好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修改。如自己的字是否有进步?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优点在哪里?哪些地方不太满意?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无创新之处?可评为几类文等。使作文评改成为自己再学习、再创作、再提高的过程。一位学生在他的《妈妈》一文后面,这样自评:人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我将此文献给我的妈妈。此文选材新颖,字迹清楚,语句通顺连贯。开头用了排比句,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段一妈妈有着“不普通之处”顺接到正文,中间四段记叙清楚明白,用词恰当。如“破口大骂”“泼妇骂街”“三下五除二”“妥妥当当”,还有一句话写得不错“顿时泪水溢满了我的眼眶,我冲进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