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陶渊明诗歌备课札记二题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乐燎原
一、着意放大的岁月
——《归园田居》中的“三十年”蠡酌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第一首写弃官归田的愉快心情和田园乡居的乐趣,对该诗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历来注家持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
1.倒误说
元代刘履说:三“或在‘十’字后”,是倒误。这种说法被历代注家广泛采用,如H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注释为: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年)辞去彭泽令归田,是13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或系笔误。
另,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高中卷》第5册(2001年3月第1版)也认为:“‘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渊明从初仕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田,恰好十三年。”
2.写实说
清代程穆衡说:“观先生告子俨等云:‘吾少而穷苦,东西游走’,则知世网三十年,非虚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2000年12月第2版)就是这样认为:“从少年到4l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诗人于405年当江西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后辞官,挂印归田园,作《归园田居》。”
3.夸饰说
中华书局出版的《陶渊明集》中,逯钦立先生注曰:“三十年,乃十年之夸词。十而称三十,古有其例。……出仕十馀年,而夸言三十,极言其久。”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教师进修资源》注释为: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年)辞去彭泽令归田,是13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笔者认为第3种说法可取,但语焉不详,兹蠡测如下。
其一:此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即彭泽弃官归隐后的第一年。辞官返乡时,陶渊明仅41岁,此时的他并未老眼昏花,或记忆失常,不大可能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其二:从同一诗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看,陶渊明用“十余亩”、“八九间”等非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