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00字。
从一斑见全豹
江苏省盐城中学 季明春
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很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在叙事性作品里,作者往往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个性。请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一细节的描写: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上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作者写他临死时,“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还是赵氏了解他,他是为了多点一茎灯草,死不瞑目。作者通过对这一典型细节的描写,把这个吝啬鬼的特有精神面貌和鲜明个性深刻地表现出来了。一个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个吝啬鬼的丑恶灵魂。真是写得入木三分。
和这个细节描写可以媲美的是契诃夫对一个垂危的商人和一个被压断腿的马贩子的两个细节描写。契诃夫在《醋栗》中,是这样描写这两个细节的:
从前我们城里有个垂危的商人。他临死时叫人给端来一碟蜜,把他所有的钱钞和彩票就着蜜一古脑儿吃到肚子里,让谁也得不着。有一回我正在一个火车站检查牲口,正巧有个马贩子摔到火车头底下,压断了一条腿。我们把他抬到候车室里,血汨汨地流,样子真是可怕,可是他老求大家找回他的腿,老是着急;原来那条压断的腿所穿的靴子里有二十卢布,他深怕那点钱丢了。
契诃夫在这里写了两个吝啬鬼。这个商人,临死时竟会将“他所有的钱钞和彩票”,全部吃到肚子里,谁也不给。这个细节,把商人极端自私的丑恶灵魂凸现出来了。马贩子的情况,与商人又稍有不同,作者通过对他腿被压断后不顾伤痛、流血,还求人找回那条断腿的细节描写,突出地表现了他爱财如命、爱财胜命的性格。
细节虽小,但作用不小。在生活里,观察人物时,作者常常可以通过人物的一个重要细节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借一斑以窥全豹”。
《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到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的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的震动与镇静的心理变化。
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圆圈的细节,更不人见不忘。一个死刑犯人要画押,被逼无奈画上一笔也就算了。可阿Q是独一无二,一方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而另一方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开始为自己画得不圆而感到羞愧,而后来却又一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这一传神的细节,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并得以鲜明到极至。可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其次,细节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心情也具有重要作用。钱种书先生《围城》中写方鸿渐收到唐小姐的信时欣喜若狂:“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里的话,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