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童话和寓言,借助自述有门道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8 12:58:4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000字)
  
技巧二  运用童话和寓言  借助自述有门道
 
在高考作文中,每年都有不少文章运用寓言故事和童话体,来增强文章的形象感,并取得了良好的分数。运用这两种体裁要审时度势,一是自己颇有研究、喜欢,二是要十分扣题,不要写得很形象,而离题万里。
说明自述式作文,愈来愈有了市场。这几年来采用这种文体的考生也逐渐多了起来,只不过这要根据具体的作文题目去判断是否采用,不可一哄而上,要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慎重地选择文体。
●技巧阐发
在高考话题作文各种创新样式的奇葩中,寓言、童话犹如一朵清丽的小花,在文学花园的一隅中,散发出奇特的芳香,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寓言、童话虽然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不多,但如能恰当地写作,亦能以其独特新颖的形式获得高分。寓言、童话有何特征,写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和同学们具体谈谈。
一、寓言的写作
所谓“寓”,即“寄托”之意。用假托的故事或用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样式叫寓言。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已接触到不少的作品,如外国著名的有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等。我们熟知的《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就选自其中;我国的寓言故事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诸子百家著作中不少的寓言故事以成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如涸辙之鲋、狐假虎威、井底之蛙、自相矛盾等。以上这些作品为我们了解并写作寓言提供大量的范例,从以上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寓言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劝喻”“讽刺”是寓言写作的灵魂。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东西。其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一语双关,意在言外的,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段某一人物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劝诫。如2001年高考江苏考生写的《动物王国的民主生活会》讽刺了当今社会某些上层领导的专制骄横、某些下属的拍马奉承的不良现象;高考作文《在“森林幻想大赛”上》人类派出的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P因缺少想象力,导致人类被动物们取消“万物之灵”的尊号,作者以这一设计对固步自封、缺乏想象力以及破坏大自然的人类进行无情的嘲讽,寓意深刻。
在主题的挖掘上,同学们要注意“新”“深”二点,切忌人云亦云,炒冷干饭、拾人牙慧,要以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考去感受现实生活,不回避热点焦点,直面社会和人生,这样才能写出较有份量的作品来。
(二)大胆想象,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寓言的主人公最为自由和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有形或无形、具体或抽象的概念都可以通过人格化,作为有思想、有语言、有行为、有性格的人物出现,因此大胆的想象、夸张和拟人是寓言创作的常用手法。我国古代寓言创作中列子的移山跨海、庄子的鲲鹏展翅用的是夸张的手法:《鹬蚌相争》《狼和东郭先生》用的是拟人手法。2001年高考佳作《百万钞票的自述》用的便是拟人的手法,从钞票的诞生写到它的生存环境,通过写钞票的感受来巧妙地反映社会现实;另一篇佳作《漫游奇境记》运用大胆的想象,以浪漫之笔写“我”变成漫游奇境的爱丽司,跟着兔先生来到一个不知名的王国,讲述了“换马”和“上刑场”的故事,内容荒诞,主题鲜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