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精细阅读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2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4 17:33: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6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配套课件+配套文档—第二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把握,精细阅读(4份打包)
  第二章 学案4.docx
  第二章  学案4.pptx
  第二章  学案5.pptx
  第二章 学案5.docx

  学案4 选择题:梳理主干,仔细比对
  学案略语  对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浙江卷采用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面对颇有点像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存畏惧,答题正确率不高,即便答得全对,也耗时太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两道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既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思维品质,又需要考生整体把握全文,梳理出主干信息。在知晓两题的命题特点的前提下,迅速锁定信息区间,用比对法选定答案。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数字地球”之战
  “数字地球”这个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地变化。目前,美国宇航局的一个说法比较能为普通人所理解,“数字地球”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表达,也就是用虚拟现实的方式组织全球各种信息。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或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数字地球”具体到实用会怎样呢?北大数字地球工作室的李琦教授说,从不久前的科索沃战争可以看到,美国在军事高科技的应用上更趋极至,这场美国人称为“按电钮”的战争实际上就是“数字战争”,“数字战争”正是美国“数字地球”计划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这一计划首次在军事实战中的具体应用。
  中国的“数字地球”研究起步并不晚。美国在1998年1月提出后,中国迅速作出反应,当年5月就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数字地球工作室”,致力于数字地球的研究和“中国数字地球计划”的探讨。
  但“数字地球”的研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美国提出这项计划,是其技术发展和需求所决定的,到了这个层次,可以说是呼之欲出。而我国目前在技术上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寻找自己的突破点,来应对其挑战。那么,我们的突破点在哪里呢?北大数字地球工作室的吴少岩教授举例说,比如我们在网络上难以一下子很快发展,但可以从软件研制上进行突破。以往我国软件业发展缓慢,主要还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需求目标,如果现在有此明确的目标来进行研究,相信可以带动我国软件业的飞速发展。
  1.下列关于文中“数字地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数字地球”用数字表达现实世界,而组织全球各种信息的方式是虚拟现实。
  B.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是“数字地球”的技术目标。
  C.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它可以包容
  ……
  学案5 简答题:全面筛选,准确概括
  学案略语  浙江卷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三道题是主观题,考点主要涉及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虽然分值不高,但答案要求很高,它要求考生全面筛选文中信息,准确概括内容要点。二轮复习,要在“全面”“准确”上下功夫。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展现了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道:“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科学家并且还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比。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23日,有删改)
  1.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