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改变评价方式,培养写作兴趣
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 徐晓红
作文教学要创新,更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是,随着创新教育时代的来临,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作文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不足。一方面,作文教师命题,为了突出训练的要求,常常限定作文思路,学生在一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写作。这样,就出现了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现象。文中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没有生动活泼的语言,更谈不上独出心裁的结构。长此以往,势必扼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个性的彰显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一边又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修枝剪叶;既而单凭借手中的一支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向的评价(通常学生只是注意老师给的分数、等级或者老师所给的盖棺定论式的评语)。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写作倾向、作文质量又能抱多大期望呢?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前提就应该是教师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于是,在日常作文教学工作中,我注意自己在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思维等方面尽量不走以前的老路,尤其是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我一改以前教学中教师给定分数、详细批阅、指导思路等老方法,善用多元化的评价功能,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随之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评价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随意性写作的评价
随意性写作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学生生活中,在我的要求下,不限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立意的以周记的形式写成的小作文。对于这些小作文,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评价方式,给分数,给评语,而是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在评语中,尽量挖掘学生性格中的闪光点,而不对作文的形式和内容给于任何形式的评语。例如,收第一次周记,虽然学生认为仍然是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日记作文,就敷衍了事,只写了百八十字。有一个小女生就记了这样几个字:“为什么非要什么事都听大人的?难道我还不是大人?”就这样的几个字,我给她写了以下评语:“喜欢你张扬的个性,喜欢你叛逆的性格,喜欢你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大人,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评语,别的同学也也没有看到过我在他们的文章后面写的评语,他们在看到自己短短的文章后面那陌生而又亲切的话语时,都惊呆了。然后,下一次交周记时,他们写的内容丰富了,篇幅也长了,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了。再下一次,没到收周记的时间,就有同学主动把自己写作的内容拿给我看,甚至有的同学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把我布置的周记变成了日记,很多同学都展露了自己的写作天赋,一位女同学写作的精美的散文,在我的推荐下发表在报刊上。可以说,这种新形式的评价方式,增进了师生间的交往,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常规性教学作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