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350字。
百校联盟2016山东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弯新月形的山崖上,密如蜂房地分布着三百余个龛窟,造像近万尊。这里既有唐代造像的浑厚大气、五代造像的小巧玲珑,又有宋代造像的精致柔美, 。其中最精华的是观音造像,达一百多尊。她们衿持地露出若隐若现的微笑,秀美丰满,婀娜多姿,目光(清澈/澄澈),闪耀着人性的光泽。净瓶观音头戴花冠,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提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向人间遍洒甘露;水月观音跷腿坐在金刚台上,着荷叶形短披肩,袒胸露臂,右手轻拈衣衫一角,静观水中之月而证道;宝珠观音褒衣博带,发丝垂肩,表情娴静,仪态(端庄/端正),手中的宝珠发出毫光……徜徉在这目不暇接的艺术长廊里,会有一种来到了选美大赛现场的(感觉/错觉)。这哪里是佛门? !
1.文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龛窟 浑厚大气 B.玲珑 精致柔美
C.衿持 婀娜多姿 D.娴静 目不暇接
2.依次填入选文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澄澈 端正 感觉 B.清澈 端正 错觉
C.澄澈 端庄 错觉 D.清澈 端庄 感觉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就是有名的“唐宋石刻陈列馆” 分明是一次人间美的展示
B.被誉为“唐宋石刻陈列馆” 分明展示了人间美
C.这就是有名的“唐宋石刻陈列馆” 分明展示了人间美
D.被誉为“唐宋石刻陈列馆” 分明是一次人间美的展示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衿持”应为“矜持”。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澄澈:清澈透明。清澈:清而透明。两词意思相近,但“澄澈”内涵更丰富,此处“澄澈”更合适。端正: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端庄:端正庄重。此处说的是人的仪态,应用“端庄”。感觉:是一种心理过程。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根据语境应选“错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第一个横线处,前边已经有主语“这里”,后边就不用再有“这”,所以第一处应填“被誉为‘唐宋石刻陈列馆’”。第二个横线处,“分明是一次人间美的展示”与上文“……是……”的句式一致,符合连贯的要求。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旅游票务资源部经理感叹说,现在的中国游客不同往日,不再是花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走马观花地游玩,拍照了事。
B.老张是远近出了名的能人,他无所不为,不管谁家有什么困难,都乐意去帮,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到他这里就迎刃而解了。
C.中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首次出口德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它的加工效率比进口同类机床提高了一倍以上,令世人侧目而视。
D.3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使英国某著名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在今年10月末达到160亿美元,其原来因投资者撤资而暂停的业务也死灰复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用于此处恰当。B项,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或愤恨不满的神情。不合语境,此处应使用“刮目相看”。D项,死灰复燃:燃烧后余下的灰又重新燃烧起来,现比喻恶势力或坏思想在消失后又重新活跃起来。不合语境,此处应使用“东山再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应该着眼于努力推进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将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B.茶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世,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致,茶都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