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届高三10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0小题,约14050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g) 污渍(zì) 绦虫(tiáo) 三省吾身(xǐng)
B.拓片(tà) 吮吸(yǔn) 颀长(qí) 断壁残垣(yuán)
C.桑葚(shèn) 纤细(xiān) 睥睨(pì) 苦心孤诣(yì)
D.蒙骗(mēng) 湍急(tuān) 绮丽(qǐ) 载歌载舞(zǎi)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答题技巧如下:(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②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道。比如本题,“劲”“省”“拓”“纤”“蒙”“载”都属于多音字,应结合意思和用法进行区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旧城改造规划融入海棉城市建设理念,有助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内涝问题的解决。
B.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明亮。
C.这条消息的浏览量超过了7100人次,网友跟贴呼吁要理性爱国,摒弃狭隘心理。
D.中国女排在高潮与低谷的颠簸中,意志坚定,不骄不躁,一次次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项,海棉城市——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B项,面颊腊黄——蜡黄(像蜡一样黄)。C项,跟贴——跟帖(在发表的帖子后面,写上自己的意见)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错因如下:(1)因形近而错。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2)因音同或音近而错。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4)因音近义通而错。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5)因音同音近而错。如“籍贯”写成“藉贯”,“销赃”写成“消赃”等。比如本题中,“跟帖”中的“帖”应为名词,而“贴”是动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洞察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量子雷达的出现掀起了各国变革雷达技术的热潮。
B.为消除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积弊,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