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胡同文化》说课材料
我拟讲的是高中语文第一册单元中的《胡同文化》。这是新加入课本中的文化散文。它原是一篇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而作的序。作者汪曾祺老先生用最纯正最地道的北京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北京胡同的风情画,同时也写出了对北京胡同的复杂情感。开卷品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下面,我就分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此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的特点和地位: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是经两省一市试教后推向全国的。新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新教材选取了一些文质兼美,富于文化内涵的文化散文。如余秋雨的《道士塔》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等。我想,编者正是看中了文化散文那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不无裨益。《胡同文化》是文化散文中的精品,老作家以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赋予胡同文化以深刻的内涵,语言闲适、自然,耐人回味。是高一课本中独具特色的一篇佳作。它一方面承担着阅读能力中概括精要的训练任务,另一方面又负载着美的教育任务。
二、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十分明确了,突出本文的训练作用和文化熏陶作用。新教材中现代文由过去的按文体组织单元变为按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层级来组织单元。这一单元的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训练概括精要”是第一目的。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于此,而应进一步品出文化散文的文化味。我认为本篇的文化氛围体现在通过介绍胡同的特点揭示北京市民文化的内涵。所以,应该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