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质量检测集(16份)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六国年表》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刺客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高祖本纪》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河渠书》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滑稽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孔子世家》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李将军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屈原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项羽本纪》质量检测.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六国年表》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西方物之成孰 B.东竟至河
C.诸夏宾之 D.诸侯晏然弗讨
解析 A项“孰”同“熟”;B项“竟”同“境”;C项“宾”同“摈”。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 后:然后
B.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尊:敬祀
C.其文略不具 具:详细
D.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端:头绪
解析 A项,“后”是意动用法,以……为后,引申为“轻视”。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余于是因《秦记》/因举而笑之,不敢道
B.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C.禹兴于西羌/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刺客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荆轲知太子不忍
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右手揕其匈
解析 A“振”同“震”;C“卒”同“猝”;D“匈”同“胸”。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沉深:深沉稳重
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质:动词,做人质
C.乃造焉 造:制造
D.却行为导 却:倒退着
解析 C.造:拜访。
答案 C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
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高祖本纪》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3分)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④因以文谕项羽 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解析 ①“案”同“安”,②“内”同“纳”,③“距”同“拒”,⑤“详”同“佯”。
答案 A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看不起
B.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C.欲止宫休舍 止:居住
D.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 卒:同“猝”,突然
解析 D项,卒:士卒
答案 D
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系颈以组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B.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24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论卑而易行 卑:卑微
B.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匡:纠正
解析 A项,卑:平易。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吾长见其笑于大方之家
B.鲍叔知其贤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诸侯由是归齐 视死忽如归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河渠书》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C.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D.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解析 A项“并”同“傍”;B项“道”同“导”;C项“罢”同“疲”。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臣之所好者,道也
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
B.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C.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滑稽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3分)
A.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B.若无远有所之
C.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D.三年不蜚又不鸣
解析 B“无”同“毋”;C“尝”同“常”;D“蜚”同“飞”。
答案 A
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陛楯得以半更 半更:半夜
B.秦倡侏儒也 倡:同“娼”
C.赍金百斤,车马十驷驷:四匹马
D.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隐:隐语
解析 A应为“一半替代”;B应为“表演歌舞的人”;C应为“古代四马拉一车”。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始皇以故辍止 而以大夫礼葬之
B.若往见优孟 若朋友交游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B.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C.相国绐信曰 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解析 A“罢”同“疲”;B“倍”同“背”;D“萆”同“蔽”。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众辱之 众:当众
B.信由此日夜怨望 望:盼望
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
D.不伐己功,不矜其能矜:夸耀
解析 B.望:怨恨。
答案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信乃解其缚
生乃与哙等为伍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孔子世家》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黯然而黑,几然而长。 B.夫子盖少贬焉?
C.约其文辞而指博。 D.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解析 A项“几”同“颀”;B项“盖”同“盍”;C项“指”同“旨”。
答案 D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蕃:繁殖
②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不合礼法的结合
③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 竖子:轻蔑地称奴仆
④周监二代。 监:监狱
⑤夫子盖少贬焉? 盖:何
⑥杞不足征也。 征:证明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李将军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B.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C.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解析 A项“尝”同“常”;B项“陈”同“阵”;D项“莫”同“幕”。
答案 C
2.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士以此爱乐为用 用善骑射
B.从广勒习兵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彼虏以我为走 弃甲曵兵而走
D.望匈奴有数千骑 君还何所望
解析 均为逃亡,逃跑。A项分别为任用,使用/因为;B项分别为跟从/使……跟从;D项分别为远远望见/期望。
答案 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请奉盆缻秦王 B.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C.召有司案图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 A“缻”同“缶”;B“介”同“芥”;C“案”同“按”。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易:交换
B.则幸得脱矣 脱:逃脱
C.左右皆靡 靡:倒下
D.与王诀曰 诀:约定
解析 B应为“赦免”;C应为“后退”;D应为“告别”。
答案 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均之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