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切入点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4 10:41:1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1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课时,约3600字。
古诗词鉴赏切入点
教学目的:通过例题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古诗词鉴赏题的切入点,从而准确答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名篇佳作历久不衰。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梨元,叹息肠内热” ,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就需要我们走进诗,结合适当的方法解读。
二.明确考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自己谈
1、你平时是如何欣赏诗歌的?
2、我们应该如何鉴赏诗歌?
四.考点指导  快速、准确地找到切入点解题。
方法一:从注解或序入手
例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案: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例2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感情基调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为积极。你怎么认为?结合这两首词,谈谈你的看法。 
注解中“苏轼被贬黄州”和序中诗人“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所含的信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自然是经历了人生“一场风雨”,而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却将作者旷达平和,听任自然,不避坎坷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无疑作者在诗中的态度是积极的。 

注意:诗歌的注解或序往往携带了丰富的信息,对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