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积累,功在平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6 9:26: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字。
注重积累,功在平时
  寿宁鳌阳中学      缪廷建
众所周知,当前大多数中学生都是怕写作文的。多少年来,语文教师殚精竭虑苦苦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之路。有的教师下水作文,现身说法,希望教练员、运动员共同提高;有的教师则精选上乘佳作、美文,让学生读、背,以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老师虽煞费苦心,但绝大多数学生收效甚微。他们一旦动笔,又无从入手了。他们想借助某些具体内容来表达一定的情感态度,可苦于胸中无“物”,陷入窘境。没办法,有些同学只能写一些又单调、又陈旧的材料,语言简陋、用语粗糙。如何摆脱大多数学生的这种现状,切实地找到“源头活水”,成为当前许多教师共同探索的课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收集素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积累中,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在感悟、运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做一个学会写作的有心人。
那么,如何积累写作必需的素材呢?
首先,教师要加以示范引导。教师教会学生对所收集的素材加以分类:如哲理类素材、感悟类素材、知识类素材、事例类素材等。这一环节相对容易,重要的是如何获取这些素材呢?教师应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教会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资料。
1、  从所学的课文内容中挖掘素材。中学12册教材中,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课文素材挖掘、梳理”一栏就在这一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只要让学生懂得这样收集并学会运用,那还何愁无话可写呢? 
2、  从各种优秀的课外读物中收集素材。在这个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有无尽的、值得收集的资料,只要勤于摘录,通过广泛阅读,进而大量占有写作素材,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如《新作文》、《创新作文》中均有素材专栏,学生可以走捷径,直接选用这类精编的素材,事半功倍。
3、  还可从生活的泉源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电视、广告中社会生活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如时事热点,“美伊战争”、“‘神州’升空”、“朝核问题”、“问责制”、“反分裂国家法”等;前沿科技,如“纳米技术”、“绿色技术”、“光纤技术”、“生命基因”、“新能源开发”等;社会焦点,如“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药品违法”等。这些既是广大学生兴趣所在,又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
4、  充分发挥网络便捷、共享的优势,网上有许多与写作相关的资料,如写作素材、经典言论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取舍,寻找有利用价值的素材。
通过上述渠道,让学生明确所收集的素材可以是一篇美文、一首歌谣、一段经典、一句格言……只要能为我们的学生汲取素养的、能增加文化积淀的,都可将它们归类收集。
其次,在老师的示范下,逐步让学生学会自主收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