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20 16:20: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90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示范教案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1.明确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和实践目标并重,从而使学生感知过去、探究历史、提高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前两个模块的学习中,学生基本适应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引发议论,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汉武帝“贤良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 “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分析西汉前期社会背景。探究封建统治的政治需求 科教兴国
  尊重知识
  重视人才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内容及实质,新儒学体系的特色 辩证地理解新儒学的内容,分析哪些是糟粕,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吸收。 展示资料
  内容归类
  分析讨论 学习董仲舒严谨治学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五经”,太学,地方教育系统 初步形成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认识,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肯定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生生互动
  问题探究 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注重德才兼备!
  教学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教学难点
  对董仲舒“独尊儒术”思想的含义和实质的理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互动式讲述法进行,同时结合提问、史料图片阅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注意结合本节课的人物图片、相关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史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学生回顾探讨:要求学生能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投影1)和“思想异同”。(投影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