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光》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3080字。
第14课 理性之光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掌握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言论资料时,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与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4——16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相继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始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第一次树立起人文主义大旗。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继承、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理性之光。
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如果探讨较早进行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经济因素的话,同学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欧洲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必然会反对传统秩序的维护者:宗教与封建统治者。
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就充当了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统治的利剑,但当我们反对一个旧世界的时候,不要忘记建设,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又应该是怎样的?理性之光在18世纪的欧洲放出耀眼的光芒。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的第一自然段,理解什么是启蒙?启蒙运动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1.启蒙,启蒙运动
启蒙的法文原意是明亮、照耀,启蒙运动的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那么,启蒙运动中所提倡的理性又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板书:1.启蒙,启蒙运动,理性
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事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启蒙运动是以法国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中,大批思想界巨人纷纷涌现。首先我们来了解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
板书:2.孟德斯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5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什么?《论法的精神》。
主要观点是什么?三权分立学说。
板书: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政治思想家、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制理论的奠基人。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法制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以防止专政和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他的法制理论被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所采用,成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一些基本宪政原则。
教材P55的文字阅读框还列举了孟德斯鸠的一些语录,请同学们阅读参考。
下面我们来了解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又有哪些主张。
二、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请同学们看教材P56图《伏尔泰》,并阅读教材P56本目的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