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节选
《大学》节选.ppt
《大学》节选同步练习.docx
课件共46张,含温馨晨读、自主积累、合作探究、审美写作、分层训练等。含同步练习,约5940字。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此之谓自谦B.如恶恶臭
C.故谚有之曰D.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解析 A项,“谦”通“慊”。
答案 A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一律。
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
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
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
解析 B项,“闲居”指“独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2分)
A.其机如此B.此之谓自谦
C.大学之道D.大人闲居为不善
答案 A
解析 B项,古义,自我满足。今义,自己表示谦虚。C项,古义,古代天子设立的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D项,古义,独处。今义,在家里住着没有工作做。
4.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③见君子而后厌然 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焉”:①代词,这;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然”: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代词,那样。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含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上老老而民兴孝
A.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B.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先诚其意
解析 A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
6.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2分)
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B.弟者,所以事长也。
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解析 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是判断句。
答案 C
7.填空。(4分)
(1)古代所说的“四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孟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答案 (1)《大学》 《中庸》 (2)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