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教案9
- 资源简介:
约3460字。
《启蒙运动》教案
名师说课
源于英国,高潮和中心在法国,然后扩展到西欧,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启蒙运动,在世界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理念,一方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促进了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本课涉及的思想家主张较多,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分析主张的具体内容,在注意个性的同时,归纳共性的东西。在教师讲解的同时让学生动手,如制作表格分类掌握思想家的具体主张、代表著作等。理清各位思想家的主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分清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思想家的经典名句,来加深学生对他们思想主张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掌握理性的概念;记忆启蒙思想家杰出的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了解康德继承和弘扬法国启蒙思想。
2.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为什么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地;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情景再现。
2.图片解说。
3.分析讨论。
4.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精神。
2.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难点
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明末清初,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以及满清入关统治中国,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家,为当时逐渐僵化的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风气。
同一时期的欧洲,无论是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都要高于中国,而且经过了文艺复兴的洗礼以后,他们思想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变化呢?
新课学习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为什么会爆发,当时社会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展示图片18世纪的法国
一、新时代的到来
背景:1.政治: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对法国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
2.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到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
3.科学:在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
4.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这一系列的因素就促成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性质和主要内容
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家们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与人性的社会。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