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0个字。
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现实的反思
——由一次语文优质课评比想到的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学 王健平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国家及省级实验区实施,我县有幸成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自开始实验以来,很多学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还存在或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好的课堂教学?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片级几所中学的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从中发现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并引发出其它一些有关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由此,引起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现实的反思。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用”和“有效”
对于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启动几年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的理念也可谓深入人心;从这次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也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都行动起来了,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但是,仍然有比较多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认为,不管怎样改革,好的课堂教学应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用,应该对学生在完成练习和考试时考出高分有效。不难看出,这里所谓的“有用”和“有效”,仍然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应试教育”的翻版。更有甚者,在评议语文课堂教学时,竟有人提出:“作为优质课评比是要搞点花样,比如课本剧表演呀、小组讨论呀、多媒体辅助教学呀、提问呀、自学呀等等,这才能体现出课改的样子,但是,平时的教学不能这样进行,还是要抓好‘双基’训练才靠得住。”在此,我斗胆说一句,抱这种想法和做法的人,对于新课程改革采取的是阳奉阴违的态度,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意义、目的和理念。
平时,在与语文教师们交谈中,也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学校中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