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1500字。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10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导学案
【考试大纲】 文学形式及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课标解读】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文体特点和时代特征,培养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
中国古代戏曲萌芽于古代的“傩”,春秋战国以后戏曲的元素增多,唐代时有了专门场所“梨园”,宋代时戏曲的形式完备,元朝时戏曲走向成熟,在明朝中叶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兴起,清朝时期,安徽的徽剧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形成新剧种--京剧,被誉为“国粹”。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基础知识整合】
一.诗歌
1.春秋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以 言为主,多采用 的句式和“ 、 、 ”的艺术手法,具有 的倾向。
(2)战国的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以楚国方言创造的新诗歌体裁,采用
的句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 风格的先河。
2.汉赋:专重 、 ,是吸收先秦的《诗经》和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3.唐诗
(1)历史地位:中国古代史上诗歌的 时期。
(2发展原因:
①繁荣、开放和 的盛唐社会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 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 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 、 的发展,为唐诗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3)杰出代表:
①李白:诗风飘逸、 ,具有 风格,体现了盛唐 、 的时代精神,人称“ ”。
②杜甫:是一位 的诗人,诗风凝重浑厚、 ,具有 风格,人称“ ”,诗歌被誉为“ ”。
③白居易:诗风通俗易懂、 ,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4.宋词
(1) 又称“ ”,能够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2)代表人物及风格
①豪放派:北宋的 ,南宋的 ;词作 又豪放。
②婉约派:北宋的柳永,两宋之际的 ;词作 、回还往复。
5.元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 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汉族文人常用来抒发的 情怀。
二.明清小说
1.发展条件
(1)工商业城镇和 兴起的推动。
(2) 不断完善。
(3)新兴 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
2.主流:由 脱胎而来的 小说。
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明代:出现了风靡全国的“ ”和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②清代:批判现实的力作《 》、《 》、《 》问世。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剧的起源:
起源于原始 ,这种带有 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其中便孕育着戏剧的萌芽。
二.戏剧的完备
1.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 具有了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宫廷中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歌舞戏有一定的 、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瓦舍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开始流行“ ”,戏曲形式开始完备。
三.戏剧的成熟
1.兴起:元杂剧在北方兴起。
2.特点:将 、歌唱、对白、 、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 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 和以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