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600字。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导学案
【考试大纲】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
【课标解读】
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猛烈批判程朱理学及君主专制统治,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具有批判和务实的精神;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很多思想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属于儒学的新发展。这些进步思想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基础知识整合】
一、 “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⑴思想因素:明代晚期,以 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⑵社会因素:商品经济发展, 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⑶个人因素:不少士人蔑视礼法,追求 发展。
2.思想主张
⑴大力鞭挞 ,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⑵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使 得到自由发展。
⑶提出 的观点。
⑷提出“ ”,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主要思想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 唯物主义思想
具体主张 ①揭露 是天下之大害
②限制君权,提出“ 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④工商皆本 ①书本知识与 相结合
②学以致用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区分“亡国”与“亡天下” ①世界是 的
②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代表作品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船山遗书》
具体影响 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一定影响 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和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影响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共同影响 ①反映 的发展和 兴起,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带有 性质,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启蒙和启迪。
【易混易错】
1.李贽所说的“道学家”是传统的道家。
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2.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当时占据了主流地位。
错误。因为当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批判思想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