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5题,约6700字。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二)
语 文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做答I卷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这本身无可厚非,也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
B. 高校只有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让自身的人才培养更有的放矢,让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实现共赢。
C. 互联网带来前所未有的交流便利,但也为歪曲历史、恶搞先贤等言论提供了舞台,导致舆论场泥沙俱下。
D. 中药可能毁于药,这绝不是骇人听闻。把药贱卖成草的做法,付出的是物种灭绝、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12月16日韩国国会通过的针对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被暂停行使总统职权,等待宪法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B. 近年来,社会上医疗相关的案件增多,特别是时常发生的“医闹”事件,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
C. 现如今,中国经济只有精准定位,找准坐标,才能对准短板,精准发力,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中有新作为,见新成效。
D. 英国公投决定“脱欧”至今已近半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想拿回边界管控、立法等主权,重新成为“独立国家”。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一句是( )
就业的“快”与“慢”之所以备受关注, 。对高校来说,这种焦虑感的重要来源,就是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方法,即采用毕业时间一次就业率和毕业当年年底就业率,使得大家都为就业快慢而烦恼。这一统计方法在提高就业积极性、督促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有其积极性,但无形中也放大了焦虑心态。
A. 我们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焦虑心态
B. 这是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的一种反映
C. 绝大多数情况下反映了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
D. 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我们在就业观念上的焦虑心态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利用船和桨渡河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横渡江河。)
B.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C. 小学而大遗,我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到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那些人是明智的。)
D.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5.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的方式抒发情感,首句诘问上苍,末句自问自答,全词被一种强烈的哀愁氛围所缠绕。
B. 上片最后两句将现实与过去类比来写,前句叙事,时光流转,屈辱依旧;后句抒情,举头望月,思恋故国。
C. 下片头两句将“雕栏玉砌应犹在”与“只是朱颜改”置于对比的位置,旨在表达由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