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把握文体特质 进行回归性训练
——谈高考议论文写作的文体训练
郑州二中 张润青 邮编:450052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以话题作文的形式为主,命题方式日渐开放、多样。在写作要求上都有对文体的要求,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情况:一、自选文体,如今年的三套全国卷及部分省份的命题;二、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如今年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的高考命题;三、注明文体,如今年北京、湖南的高考命题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和叙述文。对文体的要求,不论是自由开放还是专一限制,都体现了作文命题对考生整体架构文章、布局谋篇能力的考查。
从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大实用文体,特别议论文,是考场文体选择的主流。产生这一现象,除规定文体外,主要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缘故。众所周知,高考作为评定水平兼具选拔功能的考试,其作文命题要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及思辨能力,故而这两年命题者在选择话题时,多选择一些思辨性或关系性的智能话题,像今年全国卷一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北京卷的命题“说‘安’”等。考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必须要表现出辩证的思考力,而选择议论文体来表达,显然是既便于直接表达,又容易合乎题意。但从阅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能娴熟地把握文体,按文体表达要求行文,写出优秀之作的却又是凤毛麟角。反思其原因,一是中学作文教学中文体训练不到位、不规范;二是平时教学所训练文体范围狭窄。因而,指导学生搞好文体训练特别是议论文体的训练,既是顺应高考作文命题的需要,也是规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