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30440字。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座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
①
南贵4个行政村 , 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②
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宕/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景致).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承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
③
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④
(1)文中加点字的拄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麓(lù) 座落 B.礴(bó) 山清水秀
C.迢(tiáo) 凭添 D.旖(qǐ) 心驰神往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延展 风致 承载 B.延宕 景致 承载
C.延宕 风致 传承 D.延展 景致 传承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A.①B.②C.③D.④
【考点】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本题为语段综合考查,涉及的考点较多,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1)B A项“坐落”;C项“平添”;D项“ 旖yǐ”.
(2)A ①延展:延伸;扩展.延宕:拖延.二者适用对象不同.②风致:风味;风趣.景致:风景.这里应为抽象的风味,不应是具体的景点.③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传承:传授和继承.两个词可从不同语素“载”和“传”辨别分析;另外也还可以参考:“承载”的施动者往往是物,物作为载体;“传承”的施动者常常是人.
(3)D D项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答案:
(1)B
(2)A
(3)D
【点评】平时的学习与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易错、易混字的读音及书写.举例: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è)吓(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犁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
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aī)!你怎么又咳(ké)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ù)正在处(chǔ)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é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èng).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
B.北京对“大城市病”进行全面体检,开出深度调理药方,从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等入手,对污染排放釜底抽薪
C.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亦步亦趋,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D.如今,中医药发展似乎走入窘境.明日,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是登堂入室还是黯然离去,值得中医药同仁认真思考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A.望文生义,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这里曲解词义,应换成“三令五申”;
B.正确,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符合语境;
C.感情色彩不当,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这里褒贬误用;
D.对象错误,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能用来形容“中医药”;
故选:B.
【点评】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
①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②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
③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
④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
⑤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
⑥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
B.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