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0字)
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一)知识概述
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用道理和事实去论证它,让人家觉得你的主张是正确的,合乎情理的,从而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还要善于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关键是“围绕”,即紧紧扣住中心论点,而不是与中心论点相游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初写议论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二)例文借鉴
《勿为情所障目》这篇文章,为了论述“勿为情所障”这一中心论点,小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大量事例,充分论证了“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为情所障,则得真知灼见”的道理。接着作者更深一层,指出如何做到“不为情所障”,即“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两个层次紧紧扣住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由浅入深加以论述,取得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虽然烧出片刻的欢喜,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朝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败也由此而起;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百年来仍然令人发指。而屈原愤激至死,岳飞惨死风波亭等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君王的疏远有关吗?只因君王之目为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事所铸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生,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洒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的枷锁,又怎样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的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2003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