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6.9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6/4 8:56: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63张,学案约9720字。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内容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诗因闻笛声而感发。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第二句极度夸张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之情。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常识•速览]
  [识作者]
  “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遇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具有超出寻常的艺术天分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省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其诗风雄奇豪迈,飘逸雅致,感情奔放,形象鲜明,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存诗九百余首,有《李太白集》。
  [探背景]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而玄宗仅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并且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为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