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岛国:英国》复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830字。
改变世界的岛国:英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 梁军峰
在大西洋西北部的大不列颠群岛上有一个岛国,正式的名字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人们习惯称“英国”。土地面积仅仅24万平方公里,人口现在也只有6400多万。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曾经领跑世界数百年。
一、 知识梳理
(一) 民族国家的兴起:英国宗教改革(选修一)
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获得自身政治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的迫切要求。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席卷西欧地区。英国的宗教改革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
从1529年起,亨利八世颁布一系列法令改革教会,剥夺罗马教廷在英国的财产和权力,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规定教会要服从英王和国家法令,英王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领袖。英国的宗教改革加强了王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将教皇的势力排除出去。但是英国的宗教改革改变的是教会形式,没有改变教义,没有同路德教、加尔文教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而是成为封建专制的工具。
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有形载体,没有它,现代化是不能够起步的。英国的宗教改革宣告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起,它也深深地改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英国就要作为一个大国登上欧洲舞台了。
(二) 争夺国家的主权:英国政治革命(选修二)
中世纪的英国长期实行的是等级君主制度,英王的权力受议会和《大宪章》的制约。直到1485年建立的都铎王朝时期才逐步实现君主专制,1603年建立的斯图亚特王朝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的力量增强,恢复“王在议会”的传统成为这些议员的政治目标。
1、议会斗争阶段(1640年——1642年)
为了解决镇压苏格兰所需军费问题,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但议会拒绝讨论征税问题,转而责难国王的统治。1640年4月查理一世解散了仅存三周的议会。迫于压力查理一世又组织新的议会。新议会继续指控国王的不法行为,并且在1641年通过《大抗议书》,提出政府要对议会负责的要求。
2、内战时期(1642年——1649年)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内战爆发。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击败国王势力,擒获英王。议会建立最高法庭于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3、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