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7市(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词语运用(含成语)
-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词语运用(含成语)
整理人:lydiyi
安顺市
2.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考点】49:成语.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成语词义的辨析.
【解答】A、“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根据语境分析,是做的菜不好吃,明显成语有误.
B、“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结合语境分析,多次邀请“我”参加宴会.成语准确.
C、“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唐雎不畏秦王的威胁,维护国土的凛然正气光彩永存.准确.
D、“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结合语境分析,从小立有大志向的周恩来,少有为民族读书的远大志向.
答案:A
【点评】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
毕节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 苦心孤诣 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 大彻大悟 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 妄自菲薄 ,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 坚忍不拔 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答案】D
【解析】
A褒贬失当、前后矛盾:苦心孤诣①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
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例句】: 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
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风筝 鲁迅)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指一个人在某行业学业、
技能所达到的水平。诣:指达到的程度或境界。和后面“沉迷”矛盾。
B语义过重: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用在这里,语义过重。
C前后矛盾: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
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和后面的“自负”相矛盾。
D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使用正确,所以选D。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
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
减轻判断的难度。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贵阳市
5.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 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 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释了汉语 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