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传记阅读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5850字。
课题 传记阅读 设计教师 王小丹 授课教师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5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传记这一文体特征
2.传记阅读考点分析与实际运用
3.解题方法指导与掌握
重点
难点 传记阅读考点分析与实际运用及解题方法掌握
教法 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目标定向:
1、了解传记这一文体特征
2、了解传记阅读的考点
三、自学指导
(一)考点考纲解读
在考试大纲中对选考内容中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层级定在C级及以上,其中“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更接近以往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要求,这就加大了阅读考查难度。尤其“探究”——能力层级“F”,首次出现在考纲中,全新的命题样式,多样化的答案,单题较高赋分是其显著特点,因此,有关“探究”能力的考查需要高度重视。
(二)知识点
文体的基本特征: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