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60字。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 杨雪梅
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已经得到了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
实践证明,只要科学理解合作学习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情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选择恰当的学习形式,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机制,就能不断提高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大面积的提高语文学业成绩,切实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情境
合作学习理论把教师和学生归为教学动态因素。要调动所有的教学动态因素使之保持互动,就必须构建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怎样的教学情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笔者以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彼此尊重、信任、依赖的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树立荣辱与共的合作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平等的对话,彼此热情的帮助、真诚的激励……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心理上有安全感、精神上得到鼓舞,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这样,合作学习就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
笔者认为,增加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感性认识很重要。为此,笔者组织了围绕合作话题的系列活动,例如,演讲会、辩论赛、观看合作学习的实况录相等等。这些活动无不让师生对合作学习砰然心动,跃跃欲试。在构建学习小组时,同学们或带着欢喜期待或带着忧愁走进新的学习群体;第一场小组间的“唇枪舌战”,拉开了合作学习实操的序幕。
作为教师,笔者小心翼翼保护着学生的参与热情,平等的和同学们对话,亲自到小组合作参与学习,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彼此的理解、鼓励、宽容、引导和帮助,我们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的成功与快乐,自信的看到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焕然一新,合作学习从此和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因为它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只有优化组合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才能充分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呢?
1、确定人数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40分钟一节课)、空间和人数(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