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页,130227字。
前言
每天清晨,一觉醒来,也许你就发现这世界又有了新的变化:股票上扬,美元狂跌,伊拉克枪声又响……骑车上班,熙熙攘攘,你又多了几分惊奇:一辆新型的轿车在你的身旁飞驰而过,商场里换代彩电隆重上市,同事们昨晚在刚开张的酒店大快朵颐……傍晚聊天,天南地北,你又添了些许揪心的事:儿子羡慕同学的新玩具比自己的更智能化,妻子赞叹邻居今天的衣服样式更时髦,自己正后悔没买朋友说的新款手机……
我们感慨:不是我不知道,只是这世界变化实在太快!
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各种名目繁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救援行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英语口语速成、炒股一日通、烹饪快速入门、速效致富秘诀、包你学电脑……至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为了使子女们的成绩扶摇直上,更是踏破铁鞋,四处访师取经,让子女参加那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希望立竿见影,惟恐落他人之后,实在用心良苦!
我不敢对“存在就是合理”这个话题妄加评论,倒很想就“写作”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一点拙见。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写作的“基本功”,在他和夏丏尊先生合著的《文心》一书中,他认为写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习作”,并且把“习作”比作“练习手腕的基本工夫”,因为“学文章要先求文从字顺,熟悉种种文章上的普通法则。”我十分赞赏这种观点。反观我们周围,写作上的“投机行为”日益盛行,不管课堂习作、文学讲座,还是形形色色的作文培训,似乎一切都是为了速效、为了应试,哪能顾及写作的根本目的呢?写作“投机行为”的滋生,近者害人,远者误国:或许考生在考试中可以蒙混过关,但或许就会让考生抱恨终生;倘若我们培养的下一代都是一批批“投机取巧者”,那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怕的事。作文如做人,必须老老实实﹑脚踏实地,没有任何捷径,急功近利注定要失败。因此,老老实实地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出发,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唯一途径。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讲座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有关作文的各种能力达成的系列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听讲之后能就这些问题有所思索。当然,至于要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就不是几个讲座所能承担的任务了。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只能靠你的阅读和生活,再加上你勤于思考,勤于练笔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下面先就讲座的整体设计作一说明。
本系列讲座总体上分三个部分:
一、 写作实践经验介绍(感性)——他山之石
二、 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理性)——源头活水
三、各类训练题型——百炼成钢
先说作实践经验介绍。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接触同龄人走过的作文成功之路是必要的。这一点,不论是“范文评点型”著作,还是“理论说教型”著作,或者是其它的作文教材都忽视了它。《语文学习》上有一个经典栏目叫“中学生典型个例”,很具创意,每个个例分三个板块:一是教师或家长介绍学生的成长之路,次由学生自己介绍写作经验,末了附上学生的几篇代表之作。由老师和学生现身说法,这和单纯的理论说教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既了解了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又拉近了学生与写作的距离。这首先解决了学生对写作的认识问题。近年来,一大批少年作家群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拍案叫好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但无论如何,这是写作学习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同样值得我们研究。所以,在“他山之石”这一部分,我重点选择了五位小作家的有关资料,他们中间有9岁出书的张蒙蒙,有非议颇多的“高材留级生”韩寒,有被誉为“作文大王”的粱一蕾,有“不让一天空过”的田大瑜,有荷尖初露的小记者胡睦。这五位小作家,绝没有那些文坛巨擘高高在上的脸色,因为他们大多与学生年龄相仿,所以易于让同学们从中汲取营养。
再说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我越来越认识到打好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要性,底气足,任何写作问题都是纤芥小事,自会迎刃而解。持久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和生活是写作的两块基石,因而兴趣、习惯、阅读、生活要伴随学习的全过程,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学以至今后的人生。在写作初级阶段,重点要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但这两种能力要想转化为写作,必须依靠感受、感悟能力。感受、感悟能力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相辅相承的,它们同样需要阅读和生活两块基石。有了感受、感悟,然后才能选材、立意、构思以至最终表达成文,这又属于写作的发展、成型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