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00字。
首 席 还 是 指 挥?
——论教师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面临的挑战
嘉兴秀州中学 朱瑜冬
【内容摘要】
新课标下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语文教师应该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是“职位最高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平等者”。这对教师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先务之急——快速实现角色的转变;二、未雨绸缪——教师从容应对易出现的问题;三、规矩准绳——遵循的几个原则。这一切呼唤着教师在教学的地位与作用的更深层次的转变,这是必要的自我更新。我们没有选择,只有迎头赶上,才是唯一的出路。
【关键词】
教师 新课标 语文研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启用,似一阵清风吹向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田野。研究性学习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但这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决不是被动接受者,作为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把自己融化到研究性学习的行列中,否则研究性学习就永远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即使再美也仅仅是一道遥远的风景而已。正如陶行知所言:“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这不禁让人想到在乐队中的“首席”,他一般是指“第一提琴手”,他是乐队中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员,因为他有着指挥的核心与灵魂的作用,又没有指挥的高高在上。语文教师就应该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是“职位最高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平等者”。他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要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去捕捉和引导学生的灵感与冲动,并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放弃对教材文本的最终和最高解释权,放弃中心发言人的角色定位。这对教师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那么在目前阶段教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先务之急——快速实现角色的转变
1.走下权威的神台。
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