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国诗词大会”导写
- 资源简介:
约21030字。
2018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国诗词大会”导写
【原创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被网友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百人团组成行走的“诗词库”,四位专家点评精准独到,加上温婉知性的主持人和满腹诗书的选手,一起为观众奉上了10集“诗词界的饕餮盛宴”。有人说,诗词大会打动了国人的“诗心”;也有人质疑,“不就是考死记硬背吗,这对我们沉下心来传播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用?”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两种不同的看法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观:第一种,《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中国人习惯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情趣,节目恰恰打在了中国人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第二种,认为文学无用,“不就是考死记硬背吗,这对我们沉下心来传播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用”。诗歌走向没落、萧瑟、凋零,与它传播的过程中缺少代表性的灵魂人物有关,社会上需要有一批传播诗歌的佼佼者和权威的学者。在文化繁荣的背景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权威主流媒体的推重,整个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回流,人们的“文学无用感”在减少,对中国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增强。对此,考生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用功用主义心态看,诗歌还是无用,但心中装着成百上千首古代诗词的人,审视世界和看待生活的方式就不再单一。诗歌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写作时要把诗词大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思考,写出自己独到的文化感悟。
1.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守住诗词,就是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举办诗词大会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小部分选手在台上PK,而是要让绝大多数的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展示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和对于诗词的热爱,是要让大家更好地来弘扬、传播、推广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2.舞起我们未泯的诗魂。在网络风生水起的时代,许多人适应了便捷迅速的快时代,渐渐遗忘了中华民族一些传统文化的美丽。那些尘落在历史记忆中的诗句冷寂地躺在岁月里,无人问津。人们眼里心中早已被金灿灿的利益充满,诗词文化也已无奈落魄,走得很远很远。《中国诗词大会》以温婉知性的主持和满腹诗书的选手精准独到的点评,为观众奉上“诗词界的饕餮盛宴”,使沉睡在国人心中的美丽诗魂被重新唤起。
3.让浅唱低吟与今人相遇。那些穿越千年的诗词经典,曼妙、舒缓而绵长,高雅、清脆而滋心,点点滴滴落入肌肤,叩击心田,似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