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重点文言虚词集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00字。
文言虚词
任务是:若 焉 也 则 者
一、若
(一) 用法指南
1. 代词 (1)表对称,代指第二人称,可翻译为“你(的)”、“你们(的)”
(2)表近称,可翻译为“这”、“这样”、“如此”
2.连词 (1)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设”
(2)表选择,可翻译为“或”、“或者”
3.介词(有时也可以兼作动词),“像”,“如”,“好像”
4.组合“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外一层的开头,表示他转
(二) 经典例句
1.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 更若役,复若役(同上)
3.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4.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5.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6.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8.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9. 失法离令,若死,我死。(《商君书·画策》)
10.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孟子·梁惠王上》)
11.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三) 练习
1.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5. 雍州之地,崤函之故,自若也。(《过秦论》)
6. 为天下笑者,何也?(同上)
7.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上)
8.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9. 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10.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11.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2.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13.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二.焉
(一) 用法指南
1. 语气助词,常在句末,一般可不翻译
2. 代词,相当于“之”
3.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4.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的样子”
5. 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
(二) 经典例句
于是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