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飞人》ppt1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6张,学案约16020+10050字。
15 儒学飞人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偌大(ruò) 恪守(kè) 裤兜(dōu)
书斋(zhāi) 虔诚(qián) 华裔(yì)
魅力(mèi) 凸显(tū) 糟粕(pò)
储备(chǔ) 弘扬(hónɡ) 沐浴(mù)
裸露(luǒ) 轨迹(ɡuǐ) 涵盖(hán)
(2)多音字
奔bēn奔波bèn投奔 削xuē瘦削xiāo削铅笔
着zhuó衣着zháo着火 创chuànɡ首创chuānɡ创伤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标qiān签赏jiàn鉴 rú儒学rú濡染
wǎn惋惜wǎn婉约 圣dàn诞节垂xián涎三尺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独立 独力
辨析 独立:重在表示一个、独自或不依靠他人,有时也表示自立。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侧重于“力量”的单一性。
例句 作为一位女强人,苏容琪独力经营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因此熟悉她的人都说她经济上是独立的。
(2)偶尔 偶然
辨析 偶尔:指间或;有时候(表示次数很少)。
偶然: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
例句 平日足不出户的小刘,今天偶尔出去逛街,偶然遇到了他儿时的好朋友。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能掌握这项技艺的人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请说明理由:“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当市民聚集在广场上点起蜡烛、齐颂环保时,天刮起了大风,不少蜡烛刚刚点着就被吹灭,许多孩子在寒风中一丝不苟地保护着微弱的烛光。(×)
请说明理由:语境是写孩子很小心地保护着烛光。而“一丝不苟”指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此处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应该用“小心翼翼”。
(3)战士从战场上风尘仆仆归家探望亲戚,感人至深的温暖相会后,亲戚嘱咐他上战场后好好打鬼子,替亲人报仇雪恨。(√)
请说明理由:这里指奔波劳累,符合语境。
(4)虽然没买到卧铺车票,他一天一夜没睡觉,但到了太原他仍然精神焕发,只觉得天也高了,地也阔了,连街市上的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看上去也让人想乐出声来。(√)
请说明理由:这里指精神饱满,符合语境。
(5)比赛结束后,多数球迷对报纸等垃圾杂物熟视无睹,
……
[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昨日走在火车站附近的周先生突然被一名女孩拉住胳膊,称他偷了自己的手机,________的周先生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请警察主持公道。
②即日起,贵州省多台ATM机已具备通过冠字号码查询辨识人民币真伪功能,这就避免了客户在ATM机上取了假钞而________的情况。
③在昨日上午的座谈会上,省公安厅厅长打断了某派出所所长的汇报,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这位所长似乎没准备好,________。
A.张口结舌 有口难辩 百口莫辩
B.百口莫辩 有口难辩 张口结舌
C.张口结舌 百口莫辩 有口难辩
D.有口难辩 张口结舌 百口莫辩
【解析】 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冤屈、被怀疑等情况)。有口难辩: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答案】 B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曾经,台湾海峡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________________。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A.兄弟亲情海峡隔不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B.海峡兄弟亲情隔不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C.兄弟亲情不能被海峡隔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D.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解析】 “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一句的主语必须是“海峡”,由此排除A、C两项。由语意和句式结构可推断出,B、D两项句中的“隔不断”与“挡不住”在结构上形成对照,主语都是“海峡”,因此可排除B项。
【答案】 D
3.(2016•全国乙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 本题从填关联词、副词等虚词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综合运用确认法和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能填“一定”,排除C项;③处是假设,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