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 资源简介:
约7030字。
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课题 正确使用成语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掌握常用或易混成语误用的类型
3. 提高学生成语解题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或易混成语的误用类型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成语的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读
“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考点是以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中剥离出来的一个考点。 所考的成语都是常见的,很少选用生僻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不仅要了解成语在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语体和情感)、语法功能等上的不同;还要弄清句子的语境要求,即句子的意思、程度、使用范围、色彩等各方面要和成语相同,同时要注意成语的句子是否搭配等。
二、考题回放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答案】B
【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用错对象。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望文生义。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用错对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褒贬失当。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三、技法点拨
辨析成语运用要“六看”
1.看词义,忌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