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岳麓版学案打包25份 缺1份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2课 两次鸦片战争.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2课 鸦片战争.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1.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4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5课 辛亥革命.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1课 商周的政治制度.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1课时).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课时).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6课 雅典民主政治.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7课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doc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学案:第9课 北美大陆上新体制.doc
第1课商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展示】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结构构建】
【课堂练习】
1.(2014·课标全国文综Ⅱ卷·T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2014·广东文综·T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3.(2014·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1.(2015·广东文综·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2015·山东文综·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3.(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考纲展示】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结构构建】
【课堂练习】
5.(2014·海南单科·T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6.(2014·北京文综·T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7.(2014·北京文综·T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8.(2014·重庆文综·T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 )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